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狗說

   狗說,說狗,來自崩毀別墅的狗,自小可以和媽媽對話,所以狗會對媽媽說話,媽媽也常常跟狗說話,但是某天狗不見一段時間,又自行回來了,但是媽媽卻發現狗不話話了,或者她無法聽見狗說話了。
   狗不說話之後,家裡開始「結果」從前的種種,諸如前妻、外遇、罹癌……人世間種種的無奈,但卻無法慣常地訴說給狗聽,而狗也在老去後死去……
   沉重,雖然其後有隻小狗的出現,也許又可以是隻會說話的狗……但也許所以有的狗都會說話,只要你懂得聽。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偉大的咻啦啦砰:萬城目學

   據萬城目學自己說,因前幾部小說的沉重與嚴肅,所以這部「偉大的咻啦啦砰」改走不同的路線,有點搞笑,但也有一點詭異與無厘頭。
   換算成拍攝的電影,詮釋的部分還蠻令人投入的,只是「清子」由深田恭子來演出,感覺沒有那麼「清冷」,反而覺得有些僵硬,不是那麼地好笑,雖然故事劇情的定義是喜劇(應該是吧),但不知為何卻感覺沉重……這兩家人的特殊能力,竟然只是琵琶湖龍神的「打嗝」與「放屁」聲。啊哩咧……情何以堪!!!

地藏菩蕯本願寺

「這菩薩曾經發願,只要地獄中還有一個人受苦他就要繼續留在那裡為他度化,在數不清的世代以來這菩薩仍然留在那裡,正意味著地獄的存在是永恒的,地獄相關的因緣和事物也是無可救藥的,我似乎是在胡說八道,但對於我自己來說這是最具理由的合理化作用,無論如何,那菩薩是因為自己的妄想使他離不開地獄的。
   初讀的東年,地藏菩薩本願寺,故事的主角竟然如電影《空中監獄》主角的遭遇有點相同,一樣是特戰隊,一樣是衝突後過失殺人……不論故事內容,衝突的是原本讀書的心情,佛法自在人心,每個人解讀的角度不同,詮釋的也不同,「因自己的妄想而離不開地獄」,著實令我感到困惑、不解、迷糊……慈悲也是妄想???或者講的只是自己當下的情況,因著自己的妄想而成就了地獄???
   「當車子駛過關渡大橋,我又幾次在窗口看到浮在空中的觀音山,忽而在右忽而在後,像是依依不捨的向我告別。我無論如何,不相信什麼菩薩、什麼佛陀、什麼活佛又什麼天堂地獄。遠處的城市向我開懷擁抱或者張口吞沒,無論以那一種形式去理解都無所謂了。這宇宙或許真有神秘有神通有輪迴;但,從生到死,這有限的真實才是我自己永恆堅實的道場,我只能而且必須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神秘和神通,盡我一己的本分如本願。像流水來去,或許真貼切宇宙行幻的法則;在相對運動中,我才能同時獲得心靈的平靜和生活的動力。我想,我已經重回我原始根由的心地,聽到溪流在其間活潑暢行。
   像潔淨烈火燬燒過的白色灰末,無論如何,我的地獄已經粉碎。」 

  《菩薩再來》, 睽違20年後的東年佛學體悟,其間還是人味頗重,只是不習慣這樣的東年,就像愚人國三部曲總是沒耐心看完,這許許多多出場的人名,感覺上有些隔靴搔癢,不過癮。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姥姥說

「姥姥說」的圖片搜尋結果「有好的事想著別人,別人就老想著你,你有好事不想著別人,只顧自己,最後你就剩一個人了,一個人就沒有來往了。一個人一輩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孩子,別怕我哭,有淚的人,也是幸福的。」
「別不捨得誇孩子,芝麻誇著誇著就成西瓜了。」
「在地底下埋的東西都是好東西,都是吃了有勁的東西,它往地裡扎,那個力就是生命力。人也是這樣,有本事的人都不是在表面能說會道,開個花幾日就敗了,扎個根兒人才能長久。」
「姥姥說,不必記恨他,他光恨自己就夠受的,人出賣了良心和得了心臟病差不多,心停停跳跳的,憋得慌啊。」
「命就是這樣,愈沒有愈想,愈有愈不要。人一輩子就走兩條道兒,左腿說往東邊走,右腿說往西邊走。『人』字不就那麼寫?都並一塊兒那就不叫人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姥姥,勝似天堂。雖然這裡的姥姥是山東人,說的俚語、俗話也是山東口味的,但人情義理卻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關西三部曲:萬城目學

一、鹿男:
    第一次接觸的萬城目學,就是這本鹿男,忘了是幾年前。後來電視上正報導著奈良的鹿,其實沒有這麼的「可愛」,反倒是因為觀光的因素,鹿變得更加地平易「近人」,就有點像是壽山的猴子,手上的零食極有可能被「搶」走……拍成的日劇,動畫的「鹿」看起來有些「虛假」,感覺上還是「小說」文字更讓人容易有美好的想像,但拍成影像後,反而因人而異而有不同的喜好……






二、鴨川荷爾摩:
   「鴨川」:地名;「荷爾摩」不是「荷爾蒙」, 是一種似戰爭的遊戲。有點鬼神的意味,小鬼們的戰爭,靠得是發號司令的人類成員。欲表現小鬼的想像,影片上呈現的落差,其實還是令人沒有耐心看完電影,所以快速瀏覽過之後,草草地算是交代了功課,而小說當然還是認真地看完,發揮自己腦海裡的想像。
 





三、豐臣公主:
   還沒預約到書,但光看書名,其實還挺引不起我的興趣,以為是沉重地歷史古裝劇,對話內容會有不熟悉的地名、人名、歷史、典故……等,但一看電影,卻發現原來曾經看過前段與後半,巧合。
   巧合之中還挺吸引人的:大阪國的首相,檯面上是賣大阪燒的店家老闆、鬼之松平愛吃冰淇淋、大阪國的緊急召急令是「葫蘆」(萬成目學自述其日常生活也有種葫蘆、玩葫蘆)……但更好玩的是,好像主演的幾位演員,會在不同的萬成目學電影中出現(鴨川荷爾摩例外),所以偶爾會有「錯亂」的感覺……但無疑地,這三部「影片」之後,最最喜歡的還是這部「豐臣公主」。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怪物之鄉

怪物之鄉:太麻里;
日昇之鄉:太麻里;
釋迦之鄉:太麻里;
金針山:太麻里;
大南=太麻里隔壁……
   南迴線上的鄉鎮,可以眺望海的地方,還有灌籃高手裡火車的場景……這樣的地方,成為了怪物之鄉,但是為何呢?
   巴布、山豬、樟樹……鄉土間的傳說,小孩們流傳的故事……故事的流轉,就在太麻里的街道。  
   但其實我是到過太麻里的,其實還挺熟,最弔詭的是一次喜酒的經驗,在場挺多是老師的,但台上表演的卻是須「清場」、「兒少不宜」的場面,而且主持人還走下台,在一桌桌老師間逡巡,偶爾還「攀」上在場的地方人士,來個性感暴露的舉動……轉頭一看老師們的臉色……呵呵……嘿嘿……
   道貌岸然啊。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拉普拉斯的魔女

「拉普拉斯的魔女」的圖片搜尋結果「人在準備做下一個行動時,一定會發出某種訊號,只是當事人並不自覺。」
「推動這個世界運轉的並不是一小部分天才,那些乍看之下很普通,看起來好像沒有價值的人才是重要的構成要素。」
「人類是原子,即使每一個個體都很平凡,無自覺地活在世上,一旦成為集合體,就會戲劇性地實現物理法則,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個體不具有存在的意義,沒有任何一個!」
東野圭吾:「我想摧毀自己以前寫的小說,於是,這部作品就此誕生。」
   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天體力學,拉普拉斯的魔鬼對上拉普拉斯的魔女,甘粕的完美人生其實不存在,完美主義也只是自卑情結的顯現,不管多麼的才華,陷在自己內心的邪惡,完美也只是不完美。
   計算,算計,之後便能預測,天體力學,流體力學,但更厲害的,也許是「人體力學」、「心理力學」……但無論怎麼算計,人生也不是你可以說這樣就這樣的,雖然「人算不如天算」,但也有「天助自助者」,說到底,人心惟危,道心唯微,這樣的世代,還能說些什麼好呢???
   至於以前的東野圭吾是怎麼個樣子的小說呢???我也說不上來,但至少流利的拉普拉斯的魔女一氣呵成地看完。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後山日先照?真相是一切都慢,慢得近乎呆滯。」
「今天我只想記下兩首歌,兩首相隔五十年,我想像自己在兩者之間走鋼索,我譯成自己的文字,這樣我就好像腳底長出吸盤,有所黏附有所依恃。這一日我多麼愛這個世界,我忠誠地過完它,沒有二心。」

   後山,花東,是後花園,還是蠻鄉?六日,買不到火車票,開往花東的對號列車,滿是觀光……不可告人的鄉愁,就無須多加詮釋,但,還是忍不住想說給你聽。

邊境行走

「把責備的表情當成其實是為你好的意思來用,似乎是上了年紀的女人特有的習慣。」
「一點一滴被尊敬養胖,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腰圍如權勢的相對關係。」
「臉上的笑容像過大的眼鏡,慢慢往下滑,終至再也掛不住。」
「她站在飯廳,不知道她比較討厭的是什麼:屋裡的沉寂,還是她竭力的傾聽。」
「這種衝動,把所有的字眼都磨成銳角,每一句話都變成武器,去傷害自己,傷害他人,傷害所有人。」

   行走在邊境,德國小城,也可以是大家的邊境,而邊境之外,自然就是出境(軌)了啦,沒錯,人生出了軌,接下來該如何呢?
   維修?
   報修?
   不修?
   還是繼續走下去,直到所以整列人生列車傾覆呢?

小鎮生活指南

「頂下店面後,生活才大致回復正常,而這個正常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了。」
「其實有一些願望的萌芽只是一篇文章滿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再加上一次奇遇。」
「雖說於生活日常和人情現實是沒有甚麼好非議的,卻是偶爾中夜醒來,思緒柔軟如水……不過那也是最初幾年的事滿人的生活裏充滿了揮之不去的俗緣俗務,年輕時的傷感與惆悵,終究是歸於記憶的暗屜或遺忘的。」

   生活須要指南?!也許正是因為小鎮。小城故事多,小鎮呢?也許這些愛恨情愁放諸四海皆準,到哪兒也都會有交集的故事,也許俾官野史,也許道聽塗說,也許……正發生在你我他周遭。

道濟群生錄

「三、四百年前,福建人民從廈門帶了三尊保生大帝神像渡海來台,大哥安奉在台南西港,二哥供祀於台北大龍峒,三弟後來下落不明超過了百年,輾轉於農地發現,終落腳於高雄大寮,享受信徒朝拜。」
「有人為活著,有人為生活。」
「愛因斯坦駕崩,骨肉凋零,世人希望他的大腦留下來,臭皮囊只留下一小塊,亦有一小塊的樂趣,對他而言,活著一小塊,就是一小塊生活,如此自足自high,豈有不成全之理。」

   這作者根本就是神經病,但這樣的神經質我喜歡,天馬行空卻又扣人心弦,值得買一本來收藏,雖然最後的下場也許也是流入二手書的市場。

台灣建築不思議

「台北籠民現象呈現出這一代台北人的心理狀態,表面上安和樂利、富裕繁榮,事實上,內心卻貧乏不安,只有躲在鐵籠子裡,才能抓住短暫而不確定的安全感 。」
「樣品屋文化長久以來都只是個夢工廠,只是製造一個無法實現的夢。」
 「實品屋永遠與樣品屋不一樣,市民花錢買的並不是一棟與樣品屋同樣的建築,他們充其量只是買到一個『夢想』、『夢幻』而已。」
「台灣城市的『併裝』文化。」
「後現代建築理論學者批判現代建築是『啞巴的方盒子』。」

   暴發戶式的建築,順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成形,街道巷弄成了鴿子併裝式的房屋,但無論如何,還是一個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龍城三部曲

「龍城三部曲 西決」的圖片搜尋結果「話說回來,最珍貴的力量其實只能用來浪費。你不是浪費在這件事情上,就是浪費在那件事情上。算了,我不準備告訴你這個,你終有一天會發現的。生命的名字叫徒勞,你愈晚知道愈好。」






「東霓」的圖片搜尋結果「不管有沒有災難,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劫後餘生。也不知為什麼,災難來臨時,如果有人共用的話,其實人們是很容易在災難的縫隙中掙扎出一點點絢爛的歡樂的。」

「南音 笛安」的圖片搜尋結果三部曲,鄭家一世代的東西南北:東霓、西決、南音與北北,複雜的關係,糾纏不清的感情,與各自不同的性格,遭遇各種不同的人生,然後再彙集成彼此的坎坷……誠如蘇童的序,笛安的文字像把刀,凌遲著。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冷硬派私家偵探:史賓塞

   「硬漢」,是每一個男人的崇拜,尤其一槍在手,掃盡天下不平事……但硬漢也有不同的柔情,諸如:
 瑞蒙.錢德勒的馬羅、勞倫斯.布洛克的馬修.史卡德……還有就是羅勃.派克的史賓塞,這樣的私家偵探,有別於福爾摩斯的全能表現,不見得有180的智商,不見得有過人的學識,也不見得在某家大學授課,或有個完美的家世……這些冷硬的私家偵探,有的大概是更符合現實人生的「通病」,喝酒、抽菸、打架(更多的時候是被打)……但這些不完美的人性,卻有著「堅持」的熱誠,不達目的絕不妥協,即使頭破血流……而這大概就是硬漢的「柔情」了。
   但比較好奇的是,雖是冷硬派私家偵探的接班人,但台灣翻譯出版的作品卻不多,有些甚至是不會去注意有點像「言情」小說的皇冠出版……這還真是……有點奇怪。
「迷途羔羊 ROBERT B PARKER」的圖片搜尋結果「迷途羔羊 ROBERT B PARKER」的圖片搜尋結果
「小城大案」的圖片搜尋結果「紅塵女子 ROBERT B PARKER」的圖片搜尋結果

旅行與讀書

「旅行的真義之一,不過就是「想像他者的生活』。」
「如果你是讀了旅行相關的書才去旅行,書中所記就有了一翻兩瞪眼的攤牌考驗,書中描繪的世界終究要和『真實世界』相遇,書寫者究竟是忠於真實,還是製造了真實?在書與『世界』面對面的時候,閱讀者顯然會要求『兌現』的。」
「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於旅行地閱讀是一種想像;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閱讀則是一種『摸象』;只有在旅行完成之後,或者『一再完成』之後,才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了解的開始。」於是「你不是讀懂了文本,而是『經歷』了文本。」
「旅行與讀書」的圖片搜尋結果

   讀書旅行,旅行讀書,冒然看詹宏志,其實有一點危險,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繁複的文字迷宮裡……
   民以食為天,雖然書上的美食大抵可以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想像,但無可否認地,借由文字或者圖片來尋找美食,是現代人莫可取代的樂趣,雖然待到真正坐在美食前,舉箸就口時,有可能會發生想像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其間的等待、尋覓卻也值得了耐人尋味,至於好不好吃,其實也不是挺重要的。
   讀了書所以去旅行,或者邊旅行邊讀書,說穿了也就是趟「美食之旅」,而遭遇的卻不只是食物,還有各地的風土人情,以佐美食。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偵探研究

「真實的生活永遠比任何幻想更加大膽。(Life itself.....is always daring than any effort of the imagination)」:福爾摩斯借華生之口說出的話。
「幻想,永遠是真實模仿的對象」:詹宏志。

   偵探小說,演化成為犯罪小說,類型正不斷變化著,但是源頭的「福爾摩斯」,卻仍是不敗的經典,就像作者的銘印現象,福爾摩斯仍偵探之王。
   但一開接觸的並非福爾摩斯、阿嘉莎之流,菲利普.馬羅、馬修.史卡德才是心中的No.1,但這當然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福爾摩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面對」,而馬羅、史卡德則是「走進」問題中,不再是智力超絕的偵探英雄模樣,反而一個是入不敷出,一個是酒鬼,這樣的人似乎才更是現代生活的寫照,也許也是因為貼近現實,所以才會更加吸引人吧。
   但也許只是,骨子裏我也是個頹廢的人。

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

村上春樹曾經寫到,比他早一屆獲獎的是村上龍,兩個人都是村上,但風格卻是不一樣……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逆進

「用最平凡的方法把事情做好,就會顯得不平凡。」
「人生裡最重要的學問就是『用心』。」
「想要在人前顯耀,就要先在人後受苦。」
「要學功夫先下工夫。」
「阿基師最厲害的不是有多聰明、多會學,而是肯學、肯吃苦,而且絕不半途而廢。」
「多年歷練下,職場中『廣結善緣』很重要,不過這並不表示要對別人阿諛奉承,而是成為別人眼中討喜的人。
『討好』是從外取巧刻意營造別人對自己的好感,『討喜』是從內心出發,有時甚至要放下身段,跟別人達成最好的共識。」

   阿基師的故事,佩服之餘,一方面也因「親吻是國際禮儀」事件,有了一些些的傷感。人都是不完美的,但用「直心」面對自己與他人,會是個比較好的處理態度,至少敢做敢當,才會是「討喜的人」。
   但話說回來,我又不是當事人,怎知人家到motel是談正經事,還是不正經事?就算不是正經事,也是人家的正經事……
   不因人廢言,孔夫子說的還是有道理的,雖然時隔幾千年,真理還是真理,愈辯(辨)愈明。

打雅

劉半農的文章,關於「打」這個字的相關好玩的詞語:
1.打砲:伶界語,客串也。
2.打滷:滷與羹似,吃麵不用炸醬必用滷(即今大滷麵也)。
3.打坐:伶界語,令人預備座位也。
4.打歌:男女在山中以歌謠唱和也。
5.打火:幫人燒洋煙也。
6.打咘:接吻也(四川方言)。
   「文字是凝練的語言」,方言成就了一地的風采,這些曾經用來形容(或者罵人)的詞語,原來一開始並不是它們現在的意思,當然也有些還是沿用到了現在……
   這可以說是「次文化」??!!就像青少年常用的詞彙,隔了幾年之後修成了正果,就變了時下流行的「潮語」,收錄進了新編的辭典之中,而有了正式的身分。
   所以「打砲」是客串, 「打歌」是互唱山歌。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無能為力的事就是無能為力,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無法解決,但只要忍耐,所發生的一切在我們的內心就會漸漸不再疼痛,即使無法修復,也會深深埋進心裡,然後成為守護我們的瑰寶。」
「即使人們看到相同的事,聽到相同的話,也會因為完全不同的理由歡笑、哭泣或是發怒,只有悲傷就像霧中閃爍的燈塔光芒,永遠都在那裡指引我門,避免我們觸礁。」
「凡事都要向看前看,自亂陣腳只會讓自己受苦。」

   等待了許久的台北市市圖,借來的《流》卻是日語版的,啊看不懂,按耐不住的心情於是買了本新的,燙金簽名版的,雖然對於簽名這回事不是這麼的熱衷,但坦白說,捨不得翻開書頁的心情,其實是因為怕自己不肯休息,一下子就把整本書給嗑完……
   東山,山東,故事貼近台灣的生活,當時的中華商場,還有吳明益的氣息,也許這兩個人的生活曾經重疊過,就像所有的老藕仔,都曾有個反攻大陸、還我河山的雄心壯志,只是時不我予的哀愁,盡數轉化為當年勇的絮絮叨叨……
   好看啊,但是我看完了……一遍,匆匆地。
   再來看一次好了……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辛波絲卡: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By Wislawa Szymborska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not to know precisely
the kind of world we live in.
One would have
to live a long, long time,
unquestionably longer
than the world itself.
Get to know other worlds
if only for comparison.
Rise above the flesh,
which only really knows
how to obstruct
and make trouble.
For the sake of research,
the big picture
and definitive conclusions,
one would have to transcend time,
in which everything scurries and whirls.
From that perspective,
one might as well bid farewell
to incidents and details.
The counting of weekdays
would inevitably seem to be
a senseless activity;
dropping letters in the mailbox
a whim of foolish youth;
the sign "No Walking on the Grass"
a symptom of lunacy.

尋畫

「對於台灣的抽象派,生活只成了一塊塊自欺欺人的色彩如線條。個人熔化成為不可辨試的、盲目的意識,從他的社會、民族和世界剝離了。人徹底地失去了他的歷史背景。從來沒有一種藝術像它那樣失去具體的內容。內容的貧窮相對地膨脹了形式色塊和線條的遊戲和詐欺---這就是『抽象』。」
「所謂的真相,往往在當事者的理解與反思後,有了更寬厚和智慧的解讀。」
楊渡陳映真走在一塊,四周蕭瑟、寂寥的粉圍讓他忍不住和陳映真說:『沒想到他(吳耀忠)的生命會走成這樣。』當時陳映真卻告訴他:『其實我內心也有那一面,只是沒有表露出來而已,我只是很努力的走向另一面,吳耀忠恰恰就是我生命的另一個反面。』」

   陳映真吳耀忠,至交的正反面,同樣是遭受政治的迫害,但吳耀忠卻始終走不出曾遭遇的陰霾,最終只能靠酒精逃避現實、逃避自己、逃避生命。
   師承李梅樹,曾經的藝術家,卻在獄裡每天畫上一顆「蛋畫」,用以外銷增加國民生產毛額,用以消磨熱血青年的志向。難道就只因為讀了毛澤東與社會主義的思潮,就成了被迫害的對象,但這其實是當時無法迴避的政治氛圍,淑世的理想,就這樣被打壓、消滅。
   但說吳耀忠是萬惡的共產黨卻又太牽強,畢竟浪漫的藝術家,心裡的執念應該是「人道」的,在社會主義的思潮中,看見的也是人道綻放的光芒,以及浪漫的人道主義,只是當時不知其名。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夏目潄石:我是貓

「愚昧的行家,還不如一個鄉巴佬。」
「像我家主人這種表裡不一的人,也許有必要寫寫日記,讓自己見不得人的真面目在暗室裡發洩一番。至於我們貓族,行住坐臥,拉屎撒尿,無一不是真正的日記,根本沒必要經過那麼繁瑣的過程來掩蓋自己的真面目。」

   尚未命名的貓,生活於浮爛的生活場景中,眼前盡是主人人浮誇浪語,來來往往的人際中,盡是唬爛加三級的人物,大量的西方人物名字,不確定的真實或虛假事蹟……這樣也行的做學問道理???!!!
   喝了啤酒的貓,掉在水缸一如李白醉月而亡。 

夏目潄石:少爺

少爺夏目漱石 的圖片結果「要惡作劇,教必得受懲罰,就是因為知道會挨罰,惡作劇來才有意思。」

   耿直?少根筋?少爺跑到了鄉下地方教數學,偏偏鄉下學校,也還是有勾心鬥角的人際關係,學生惡作劇、教學主任搞內鬥、校長……

幻之港

「真實在何方?真實,可能是由虛假的謊言逐步積疊成的幻浪浮影,但這幻影無關是非,卻是一種意念的輪迴,故事迴光反照。不需要憑弔,也不需要刻意銘記,歷史或許都只是虛假的竄改,立場的觀點流轉,只有閃現於心中的翩翩靈光,輝映著故事的軌跡。」
「只有故事,是唯一真實的存在。」

   一地的風華,幻化而成的故事,流轉的歲月,說的是大肚溪,虎姑婆、魔神仔……故事的背後,是曲折的人生。
    綠色眼眸的本地人,卻因此而被視為怪物,唯獨走私船的老大可以公平地對待,但討海的人生卻因為內賊、貪慾……等累積而成前因,導致為清朝官兵所破。雖然性命或多或少因大老闆而保留了下來,但海上的人生因此結束。
   陸地上異樣的眼光,所以必須常常斗笠著,或者離開滿是漢人的世界,山野反而接納了這樣的人生,森林、出草、原住民……
   串連各個故事的綠色眼眸,到底意謂著什麼呢???
   「綠色和平」???
   「異國血統」???
   還是「山的眼光」???
   或者「魔神仔的死亡射線」???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荒木經惟

「所謂『攝影』,就是不拍以後不想再看見的東西,以及自己討厭與對方不喜歡的東西。」
「攝影是在被拍攝者『變成物體』的時候一決勝負,差別在於你對被攝者抱持著多少的責任感,也就是說,攝影時的感情、感性,才是分出高下的關鍵。」
「所謂攝影,須要『呈現』及『捕捉』等各種技巧,而所謂的拍攝行為,簡單來說,就是你與別人的『交情』和『關係』」。
「拍攝的時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離開的時機及如何離開。不能給對方卑劣的感覺,要留下餘溫。」

   最近借了一大堆的荒木經惟,台北市圖借了一系列的書,但有些是限制級,書封上就貼著18禁。荒木經惟何許人物也,其實我也搞不懂,只知人家介紹他是「綑綁攝影」的專家,限制級的唷。
   最早是會注意他,其實是因為這副怪模樣,頭戴兩個角尖尖,圓圓的黑墨鏡,兩撇小鬍子,像是來自地獄的王子之類的,但是慢慢地進入書中奇特的世界,陽台、妻子、綑綁、人像計畫、黑白世界……這傢伙其實很像「谷崎潤一郎」,喜歡女性也喜歡燈紅酒綠的生活,於是生活充滿了與周遭人群相遇的快活與流動,就像他自已說的,如果只是像一個攝影師,穿著滿是格子的攝影背心,拍攝出來的面孔只會是冷漠沒有互動的,所以要穿得帥帥的,融入被攝者的情緒與背景後,拍攝起來的作品就會充滿了感情。

愛貓奇洛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邦查女孩

   「我有時感到疲憊,有時感到困頓,想找個地方哭個夠。當疲憊過去,困頓過去時,我會更加相信自己,相信佛佗,相信萬物,相信這個世界,是值得付出的過程。」

   「山想念海,山是從海浪變硬(凝固)的,卻再也回不去海裡了。山就哭了,夜裡哭的特別厲害,嗚嗚嗚的。山也會流眼淚,一點一滴的淚變成了河,流向大海。山用很多河流告訴大海,他很想她。」

   「天上的天使,最大的期待是來到人間成為寶寶,有些天使卻沒有辦法來到人間,因為祂們不是破相,就是半遂:有的缺手,有的缺腳,有的缺眼睛,只能羨慕別的天使成為寶寶。祂們只能待在天上,因為上帝疼惜祂們有所殘缺,到人間會受到更多的苦難,受到更多的傷害。上帝不忍。
   破相、半遂的天使,吵著要去人間,再多的艱苦,祂們都願意去承受。上帝說,不行,祢們不知道世間的苦難。上帝沒有答應過。
   有一天,上帝發現,那些天使竟然互相辱罵、羞辱、攻擊對方,祂很生氣,把祂們叫過來責備。可是天使卻流淚說,祂們是先學習人類才有的互相傷害,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祂們想去凡間。
   天使們的努力學習付出,感動了上帝,答應讓祂們到人間。上帝說,人間苦難多,祢們的心志強還是不夠用,需要比一般人更強的父母。因為祢們多受一分苦難,祢們的父母會承受兩倍的苦難,我會為祢們選擇人世間最堅強的父母保護祢們,好了,我的小天使們,下去凡間吧!」

機關車。


   近七百頁的小說,閱讀時卻沒有什麼厚實的感覺,情節飛升,讓思緒與心情也隨之攀升陡落,不知不覺中,就翻遍了整本書。
   摩里沙卡、林田山、扁柏、檜木、碰碰車……山林的種種,與帕吉魯的「索馬師仔」,古阿霞與「邦查女孩」,那個時代的苦難與純真,令人動容。有點像是「神去村」的感覺,但是花蓮林田山背景的真實與虛構,更令人貼近小說的現場。
   《邦查女孩》裡的宗教,古阿霞的上帝貫串了情節,比起聖經裡的故事,這裡的文字是我比較喜歡的聖經,當然還有慈濟的火花,點點的星火溫暖了整個季節。
廠長的宿舍,也許就是「菊港山莊」的原型。

   愛情故事沒有美好的結局,看完後整個失落得睡不著覺。也許,這是最好的ending,雖然不完美,卻令人魂牽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