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應該說「自私」與「公平」吧,所以自私是「為我」,這個是日巡者的出發點;「公平」則是夜巡者的基準,雖然有時候「公平」不見得就是正義,「自私」也不見得就一定是「禍害」,一切端看當下的情況。
俄羅斯的社會大概也是如此的吧,於是發展出這樣特別的系列小說,「光明有權行善,黑暗有權作惡」,但故事內容卻不是這麼單一可以區分是非黑白,而是一如現實人生,光明與黑暗交雜,形成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灰色地帶」,於是「光明行善不見得有益,黑暗作惡也不見得一定有害」。
所以故事在說些什麼呢?????
人性吧。
看了許多小說,但看過之後還會再從頭仔仔細細閱讀的,為數不多,而且伴隨著時期不同而不同……也許怕自己其實看過了,日後卻對書名異常陌生。不如就記載當下閱讀的心情,留下當時的感動,就像當年齊天大聖洋洋灑灑的那一泡尿…………對不起,獻醜了。